共计 1513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本期所需知识
- 第一章的所有思想
- 第二章的两个公式
- 平移的定义
二次函数究极难题之——移来移去
咳咳,顾名思义,本章主要的内容是讲清楚二次函数的 位移性质 。要讲清这个,就得先从 位移的意思 讲起。
首先,“位移”十分好理解,意思就是 位置的移动 ,那么如何让一个二次函数 动起来 呢?让我们从梦开始的地方,也就是 最简单的二次函数:y = x2 开始。
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有云:“高端的函数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图像(bushi)”,要动起来,运用 第一章 的知识,让它上下动,只需要让 每个点 都向上移动 几个单位长度就行了,所以只需要改变 c(常数项)的值 就行啦!好了,本张完结撒花(^_^)!
路人甲:哎?不是,等等,x 呢?
你觉得这很简单吗?
路人甲:当然不简单!
那就很好玩了,让我们继续玩……嗯,根据原来的思路,把图像看做无数个点 在横向移动时有一些难做……因为会有:y=ax2+bx,这个一次项(bx)不好处理,丝……似乎卡住了?
不不不,让我们回顾一下 位移 又可以被称为什么?没错!是 平移 !那 平移 带来了什么性质呢?平移 是只改变图像的位置,而 不改变 形状、大小等。嗯……似乎有点眉目了。在第二章中,我们不难发现,二次项系数(a)决定了图像的 形状 ,也就是说在位移的时候a 是不变的 。嗯……那又有什么呢……有了!既然要保证 只改变位置 ,那我移 顶点 不就可以了?移动 函数图像 的顶点,不就完美解决了?
路人甲:天才!出院!等等,怎么 移动顶点……
移动顶点 ,其实要先让 图像 和顶点 挂起勾来。让我们回顾第二章……顺势就想到了二次函数的另一个表达方法——顶点式:y=a(x + k)2+c!那么,我们知道一定和这个东东有关,怎么移动呢……
纵坐标的移动已经 成功 ,只需要改变 c 的值 就行了,横坐标……就是让顶点的横坐标加上或减去一个值呗。

加一条函数图像:y=(x+5)2,发生了什么?函数图像 向左 偏移了……可是我们不是把 x 坐标加上了 一个值 ,为什么是向左偏?不应该 向右 吗?
嗯……让我们回顾一下顶点的定义,就是 当 y 值取到最值 的点,那么如果是 y=(x+5)2,是不是意味着,x 取到-5 的时候 y 取到 最小值 了?
路人甲:好像是哎……
所以我们实际上并不能直接改变 x 值,而是改变了它的 极值(最值),从而 间接的实现位移?我不知道啊,反正数学老师上课上到这里的时候我是这么理解的。(<_<)。
那就可以来整理一下思路了,首先,对于位移,我们要从 顶点 的角度出发,所以位移,就必须作用于 顶点式 。在 顶点式 上,要产生位移,分为 横着的 和竖着的 :对于 横着的 ,我们要知道自己修改的是 极值 ,也就是当 括号里的东西 取到 0 的时候会取到 极值 ,那就好理解很多了,所以就产生了—— 左加右减 ,就是要 向左 平移,就在括号里 增加 一个数,向右 移动就 减少 ;对于 竖着的 ,我们就可以直接修改,也就是 上加下减,简单了!
路人甲:等等,亿个小问题。那如果题目给了 一般式 怎么办?那你不就 炸了吗?(O_O)
那还不简单?直接把 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呗。具体方法……参考 几小时探究数学之二次函数(二)
好啦,这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!让我们……
小试牛刀
一个二次函数:y=4x2+4x+1,请求出此函数向左平移三个单位长度的函数表达式。
解:首先,他给的是 一般式 ,那么就 配方法 招待!配得:y=(2x+1)2,嗯……是 顶点式 了;之后……向左平移 ,心中默念:“ 左加右减,上加下减 ”,在 括号里 施展一些 仪式 ,就得到了y=(2x+1+3)2;合并 同类项:y=(2x+4)2。好啦,写上答,送走一道题。
“Everything is expected. Everything is desired”
所得皆所期,所求皆所愿
番外
麓黎:终于结束啦!
路人甲:哎?这录音机怎么还开着……?
麓黎:关掉吧。
(声音信号结束)
今天累了,就不写菜单了,拜拜👋。